西照川鎮(zhèn)是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最偏遠的一個鎮(zhèn),境內山巒起伏,溝壑縱橫,與湖北省鄖西縣毗鄰,該鎮(zhèn)的張家莊村就是紅四方面軍漫川關戰(zhàn)斗的地方之一。
9月4日,在第四十個教師節(jié)來臨之際,記者從山陽縣城出發(fā),經過3個多小時的車程才抵達西照川鎮(zhèn)鎮(zhèn)政府。繼續(xù)前行,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間公路行駛約16公里,便到了石佛寺社區(qū)。這里,連綿不絕的大山環(huán)抱著整個村莊,而山陽縣西照川鎮(zhèn)石佛寺九年制學校就坐落在這里。
20多年間,這里的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,但陳潔老師始終都在。據陳潔介紹,他2002年畢業(yè)后,就回到家鄉(xiāng)棗樹坪初小任教,由于工作調動,他曾在棗樹坪初小、太陽關初小以及石佛寺九年制學校之間輾轉任教,轉眼間22個年頭了。
“早些年,我在棗樹坪初小教書的時候,那時還沒通公路,我每天得走10公里路去學校?!被貞浧鹉嵌螘r光,陳潔依然記憶猶新,“最讓人頭疼的是,一到雨季,河水就漲得厲害,孩子們上學放學我都得陪著蹚水過河?!?/p>
騎過自行車、摩托車,摔過跤、掉進過溝里、車胎爆過……那時候鄉(xiāng)村學校條件差,對老師陳潔來說是個大考驗。
他回憶道,那會兒學校還是土坯房,透風漏雨,盡管那段時光充滿艱辛,他卻感到無比幸福?!懊慨斕と虢淌?,看到孩子們求知的眼神時,我就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。被孩子依賴和需要時,我也會被感動!”
在偏僻的山村,許多家庭因為父母外出打工,孩子缺少關愛和指導。陳潔說,山區(qū)學校多半都是留守兒童,令他最難忘的是,有一次他去家訪,發(fā)現班上學生何欣怡家里極度貧困。更令人痛心的是,由于其父母感情不和,長期分居,孩子常年由爺爺奶奶照顧。
目睹這一切,陳潔不禁紅了眼眶,當即承諾:“只要有我在,娃就有學上?!?/p>
隨后,他四處聯系愛心人士,最終通過“感恩中國”網站聯系到云南的愛心人士田甜資助何欣怡的學費和生活費,并且每個學期都會寄來衣服和學習用品。“這個孩子特別能吃苦,學習成績也很好。我一直和好心人保持聯絡,時不時地給他們匯報孩子的最新進展,我就是希望他們能持續(xù)伸出援手,幫幫這個孩子!”陳潔說道。令他欣慰的是,去年何紅以751分的優(yōu)異成績考入了陜西省山陽中學,如今,她不用再為學費發(fā)愁,可以安心地投入學習。
22年來,陳潔幫助近千名學生走出了大山,改變了命運,而他自己,則選擇繼續(xù)扎根大山。
“有很多人不理解,我們?yōu)槭裁茨茉谏嚼锎?、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。如果我們不在這里,那么這些山里的孩子誰來教呢?”陳潔說,當他看到他的學生在各行各業(yè)里發(fā)光發(fā)熱,他很自豪,這是對他最好的回報。
如今,陳潔已是學校的教學骨干,并擔任教研主任。他的課堂成為同事觀摩學習的典范。他所帶領的班級在每次考試中都名列前茅,穩(wěn)居全縣評比前列,并且屢次榮獲多項榮譽。今年9月,他榮獲全國優(yōu)秀教師稱號。
擇一事,終一生。從漏風漏雨的土坯房,到窗明幾凈的現代化教室。從雜草叢生的泥土地,到規(guī)整的塑膠操場。鄉(xiāng)村教育的面貌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然而陳潔的初心依舊未變,他始終堅信,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關鍵。他說:“希望通過我的努力,讓每一個山里娃都能走出大山,去看更大的世界?!?/p>